正在西班牙乙级篮球联赛征战的中国中锋余嘉豪近日接受专访,深度剖析欧洲联赛与国内CBA的差异。这位21岁内线球员坦言,西乙联赛的快节奏和低容错率让他对篮球运动有了全新认知。
“这里的比赛节奏非常快,每支球队都有充足时间研究对手,相当于明牌作战。”余嘉豪对比两地联赛差异时指出,欧洲赛场对无球球员的防守强度远超国内,每个回合都充满身体对抗。他特别强调,在有限比赛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、减少失误至关重要。
适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余嘉豪透露初到西班牙时最强烈的感受是“第一节就喘不上气”,但他很快在教练组和队友帮助下找到节奏。球队为他制定了循序渐进的适应计划,先从提升对抗强度入手,再逐步增加战术权重。
面对非欧盟球员名额的激烈竞争,这位浙江男篮旧将展现出积极心态:“压力与动力并存,人总要保持饥饿感。在这种高竞争力环境中,不努力就会被淘汰。”他每天通过自主加练和水疗恢复保持状态,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促进团队沟通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余嘉豪特别谈到中国球员海外发展的文化适应问题。“沟通障碍不仅来自语言,更源于性格差异。海外文化重视主动交流,而国内球员往往较为内敛。”他认为这种沟通意识的转变,比单纯提升球技更为关键。
谈及技术层面的收获,余嘉豪表示最大的转变在于对无球状态的理解:“即使不是持球焦点,每个战术环节都不可或缺。”他正在学习如何在高强度对抗中保持技术动作稳定性,并更好地阅读比赛。
对于未来规划,曾有过美国高中篮球经历的余嘉豪更倾向欧洲体系:“从技术特点和FIBA赛场需求来看,欧洲篮球更适合现阶段的发展。”他希望能将更先进的篮球理念带回国家队,助力中国篮球整体提升。
父亲余乐平作为篮球名宿,给予他的更多是人生建议。“父亲希望我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汲取养分,从战术细节到团队建设,这些经验未来或可反哺中国篮球。”
随着杨瀚森、曾凡博等新一代球员陆续踏上留洋之路,余嘉豪认为虽然彼此联络不多,但海外球员群体有着相似的心路历程。他期待未来在国家队相聚时,能分享这些独特的成长体验。